借阅:209 收藏:0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ISBN/ISSN:978-7-5442-9117-0

价格:CNY55.00

出版: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载体形态:360页 :图 ;24cm

中图分类号:I775.45

责任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
    编辑推荐
    【50周年纪念版!全新典藏内封;限量赠50周年精美魔幻明信片1套】
    【马尔克斯代表作,全球惟一正式授权中文版,未作任何删节!6年发行量超600万册!】
    缔造文坛传奇与文学奇迹;影响世界小说走向的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巅峰杰作!代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峰;征服全球读者、作家、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的鸿篇巨制;被誉为“《堂吉诃德》之后zui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中国读者等待了近半个世纪的殿堂级经典《百年孤独》中文版惟一正式授权,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未做任何增删!主要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马尔克斯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
    作品中将现实主义场面和虚构情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映射了一个大陆的风云变幻和百年沧桑;《百年孤独》融神话故事、《圣经》典故、民间传说于一体,采用打乱时间次序的独特叙述手法,产生出令全球读者无比沉醉的巨大魔力,被誉为“自《创世记》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推荐
    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样的作家,我们既恨又爱,爱是因为打开我们头脑很多的禁锢,恨他是因为他的吸引力太强大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现在我的孩子也已经读完《百年孤独》,他在英国跟我一块在火车上读的,一边读还一段一段念给我听。这是一本天才之作。——余华
    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长销书,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苏童
    《百年孤独》乃是过去五十年来所有语言中zui伟大的杰作。——萨尔曼·拉什迪
    一部惟一的美洲《圣经》。——卡洛斯·富恩特斯
    《百年孤独》在马尔克斯构建的虚拟世界中达到了顶峰。这部小说整合并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虚构,从而缔造了一个极其丰饶的双重世界。它穷尽了世界,同时自我穷尽。——巴尔加斯·略萨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所有语言中zui伟大的作家。——比尔·克林顿
    他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欧文·肖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惟一没有争议的一位。——韩素音
    媒体推荐
    《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纽约时报》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豆瓣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Márquez),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的哥伦比亚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 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的文学标杆”,影响滋养了几代中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礼拜二午睡时刻》,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非虚构文学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等。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百年孤独》酝酿达十数年之久,1965年开始创作,1967年出版,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图景的鸿篇巨著”、“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3 I775.45/15 2097173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078 I775.45/15 2097078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077 I775.45/15 2097077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81 I775.45/15 2097181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80 I775.45/15 2097180 本馆借出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9 I775.45/15 2097179 本馆借出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0 I775.45/15 2097170 本馆借出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7 I775.45/15 2097177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6 I775.45/15 2097176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5 I775.45/15 2097175 本馆续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4 I775.45/15 2097174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2 I775.45/15 2097172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1 I775.45/15 2097171 本馆借出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2097178 I775.45/15 2097178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09750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