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27 收藏:0

朱立元主编

ISBN/ISSN:978-7-5675-2077-6

价格:CNY56.00

出版: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8

载体形态:433页 ;26cm

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代西方各种文艺理论流派的缘起、特征、方法、发展等,简明实用,理论性、逻辑性强。自出版以来,已销售10多万册。在同类教材中,无出其右者。由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文艺理论专家朱立元老师主编。

中图分类号:I0

责任者:朱立元 主编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代西方各种文艺理论流派的缘起、特征、方法、发展等,简明实用,理论性、逻辑性强。自出版以来,已销售10多万册。在同类教材中,无出其右者。由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文艺理论专家朱立元老师主编。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1两大主潮
    0.2两次转移
    0.3两个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2表现主义
    2.1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2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3.1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3.3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3.4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4精神分析批评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4.3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4.4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4.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5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5.1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5.2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5.3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6.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6.2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6.3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6.4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6.5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6.6燕}、荪的复义理论
    6.7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7.1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7.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7.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7.4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7.5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8原型批评
    8.1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8.2荣格的原型理论
    8.3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8.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9.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一人民的文学”论
    9.4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11.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1.2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11.3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11.4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11.5文学符号学概况
    11.6文学叙事学简述
    11.7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11.8当代俄罗斯文论的最新发展
    12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12.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12.2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12.3姚斯的接受美学
    12.4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13解构主义
    13.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3.2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3.3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13.4文学解构主义
    13.5艾伯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
    13.6福科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13.7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生成论文论
    14女权主义批评
    14.1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14.2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
    14.3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14,4其他女权主义批评
    15后现代主义
    15.1后现代主义的源起与发展概况
    15.2贝尔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揭示
    15.3哈贝马斯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对抗
    15.4利奥塔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
    15.5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15.6哈桑对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透视
    15.7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15.8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15.9鲍曼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理论
    15.10凡蒂莫后现代性美学理论研究
    15.11布尔迪厄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
    15.12苏卡尔事件与后现代的限度
    16新历史主义
    16.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16.2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16.3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
    16.4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和走向
    17后殖民主义
    17.1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17.2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透视
    17.3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
    17.4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18文化研究
    18.1理论背景和主要特点
    18.2文化主义
    18.3结构主义与意识形态
    18.4霸权理论及其反思
    18.5电视与大众文化
    18.6赛义德与文化批评
    18.7米勒论文学和文化研究
    19空间理论
    19.1福科论空间
    19.2列斐伏尔与《空间的生产》
    19.3索雅论第三空间
    19.4第三空间与《阿莱夫》
    19.5重读文学空间
    20结语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1292348 I0/130=3 1292348 在架可借
    A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1292349 I0/130=3 1292349 在架可借
    A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资料室 1292347 I0/130=3 1292347 在库阅览
    A 密集书库三(负一层东南) 1264582 I0/130=3 1264582 在架可借
    A 密集书库三(负一层东南) 1264583 I0/130=3 1264583 在架可借
    A 密集书库三(负一层东南) 1264581 I0/130=3 1264581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649092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